移民加拿大,苦斗两年半,最终放弃中午饭
编辑:admin
时间:2018-05-16 11:19
移民温哥华,苦苦斗争两年半,最终放弃中午饭
“在曾经那个下了班可以出去喝酒可以出去吃饭可以逛街可以唱歌可以看电影可以坐地摊儿的国度里、人们都没有这么急着下班,眼前这个国度里那些一年到头永远都是下了班就回家的人们、大家究竟为什么如此急着下班呢?”
——上面这个经常引起我对加拿大社会和生活苦苦思索的问题,来源于我移民两年来与一件“重大”事情的“搏斗”过程当中。
这件“重大”事情的叫做“午餐”。
而且,搏斗而结果是——我输了。
是的,直到我放弃午餐、直到我最终屈服,也最终没有适应和解决午餐的问题!
这并不奇怪,因为仅仅在我针对午餐的一个“样本量很小”的好友调查中,就有好几位把午餐列为“最头疼的事情之一”,有两位直到最终“回流”都始终无法解决午餐问题。
午餐难题之一:时间
直到今天,我再次审视起“午餐”二字,才发现在移民之前的三十多年里,午餐应该是两个概念——“午饭”和“午休”。
要说我“午餐”最“舒适”的年代,无疑是大学毕业后在军队医院的那些年。
首先说“午饭”。
每天中午我到那个规模不大但是种类繁多丰俭由人的食堂里都发愁“吃什么”——因为我爱吃和想吃的实在太多了!甚至于每天不到午饭时间就开始经历着“中午怎么吃”这种幸福的烦恼。
再说说“午休”。
那时候我每天吃完了饭回到宿舍或家里,可不是一般地、简单地休息一下,那可真是“正儿八经”地休息——把自己脱成晚上睡觉的地步,然后拉开被子钻进被窝呼呼大睡!遇到不怎么忙或者领导不在的日子,经常是“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后来,随着离开军队之后的生活变动,“午餐”(尤其是“午休”)没有以前那么舒服了,从过去的“脱衣服钻被窝”简化为“躺在沙发上睡一会儿”、“靠在椅子上睡一会儿”、“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等等在当时觉得“很苦”的方式。
而随着方式的简化,我对“午休”的要求也从“一觉醒来天都黑了”逐渐降低到“二十分钟打个盹儿就很舒服了。”
结果在移民之后上了班接触到“午餐”问题——彻底完蛋!
因为一共只有半个小时!
也许我应该羡慕那些时间十分自由的职业,但是对于这里绝大部分固定场所八小时工作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午餐也就是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包括什么:热饭(微波炉)、吃饭、收拾(收拾桌面、刷碗、处理垃圾等等)。
我虽然是个吃饭极快的人,但是半个小时做完上述这些也觉得很吃力。
照例,最惨烈的不是“半个小时做完这一切”,而是——半个小时做完这一切之后,不是就可以没事儿了,而是——重新开始工作!
每次紧紧张张地在半个小时做完这一切、然后在“终于按时做完了这一切”的紧张之后,又要马上去工作,我就会痛苦地问自己——“忙活半天这是图个啥?”
说实话,就这样原本应该是“休息”的午餐变成了这幅样子,我要说这经常让我质疑人生我觉得一点儿都不过分。
怎么样,开始感到一点儿“绝望”的味道了吧?!
我经常问我周围的同事和熟人——“这里午餐时间为什么不能改成一个小时呢?”
结果所有人都拿遇到外星人的眼神看着我说——“那就要晚回家半个小时,那怎么可以?!”
我很快想到了问题所在——“那样大家就要晚下班半个小时!
他们的反应之夸张,让我感觉他们的下班时间神圣不可侵犯——这也确实与所有同事(我亲历的两家公司)每天都争分夺秒地下班打卡然后象“逃跑”一样瞬间消失的景象十分吻合。
这就引起了我在文章开头的那个困惑和不解——难道大家每天都能早回家的半个小时有那么重要、那么精彩吗?
午餐困难之二:食物
这个问题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说清——
每天中午我们在午餐室用微波炉加热的午餐,按照我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剩饭。每天早晨做好、或者是头天晚上做好的剩饭。
当然,有一些同事的午餐是面包、零食、点心这些不用加热的,或者是披萨、汉堡、三明治这种不存在新鲜与否问题、也可以在微波炉里加热的食物。
午餐困难之三:氛围
我第一份工作的午餐氛围当时并不觉得很好,但是现在想起来简直可以说“十分优越”——因为需要每个部门和岗位都“至少”保持有一个人,所以大家都“错开”吃饭时间。
而我喜欢一个人吃饭,所以经常会在下午一两点(最不忙的时候)自己到午餐室吃饭。
第二份工作可就惨了,每次同时吃饭的有三十多号人(所有人分成两批)。
我来“逐级”地让大家感受一下——
说实话,我们的午餐室如果拍照片的话会让人觉得环境很好,可是如果百分之七八十的座位都坐满了人,(至少在我眼里)就感觉有些“急人”了。
如果这些人穿得都还是工厂车间里干活那种带着各种油污的工作服呢?
如果这些人要和你一起在这个稍微有些“满满当当”的屋子里完成热饭(微波炉)、吃饭、收拾等等一系列活动呢?别忘了,只有半个小时。
别忘了,刚才我提到的主流午餐——“剩饭”,都是要加热的,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各国各种口味”的剩饭“集体”加热完之后的气味……
什么?出去吃?
虽然第二份工作的同事们很多都是(上班一族中的)收入挺不错的人群,但是出去吃是不现实的。
首先,只有半个小时。
其次,这里和伟大的祖国不同,大街上只会有树林草地住宅工厂写字楼,但是连卖东西的都是只有在个别区域才有的,更不要说饭馆了。
再次,不经济啊(说来话长)。
午餐的困难之四:餐后
由于篇幅所限,而午餐的痛苦又实在是让人“罄竹难书”,所以我就把另外一些其实“并不简单”的困难归结为“其他”吧!
这其中足可以写一本“日志”的痛苦是——吃完饭之后,去干活。
由于前文所述的生活习惯,我吃完饭之后是最困最不想动的时候,可惜我这两份工作都是“体力型”工作,别说躺了,连坐都是不可能的——甚至很多时候,连“站”这个姿势都是“最舒服的”。
相比之下,看着那些姿势可能更加复杂的焊工经常在吃完饭之后就要摸爬滚打、趴躺跪坐(在地上),我实在是很佩服他们。
五、屈服 & 放弃
综上所述,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完全可以深深地理解了两位已经回流的老兄的话——“我直到回流,都一直没办法接受午餐的方式。绝对是我最不习惯的事情之一!”
如今,我早已放弃了午餐,只是改在下午两点半茶歇的时候吃一些不用加热的面包加酱或者饼夹煎蛋这样的简餐。而在午餐时间我就是看看手机或者坐在靠背椅上“眯瞪”一会儿。
没办法,我只能用这种妥协的方式最终“摆平”了这个移民届的超级难题!
“在曾经那个下了班可以出去喝酒可以出去吃饭可以逛街可以唱歌可以看电影可以坐地摊儿的国度里、人们都没有这么急着下班,眼前这个国度里那些一年到头永远都是下了班就回家的人们、大家究竟为什么如此急着下班呢?”
——上面这个经常引起我对加拿大社会和生活苦苦思索的问题,来源于我移民两年来与一件“重大”事情的“搏斗”过程当中。
这件“重大”事情的叫做“午餐”。
而且,搏斗而结果是——我输了。
是的,直到我放弃午餐、直到我最终屈服,也最终没有适应和解决午餐的问题!
这并不奇怪,因为仅仅在我针对午餐的一个“样本量很小”的好友调查中,就有好几位把午餐列为“最头疼的事情之一”,有两位直到最终“回流”都始终无法解决午餐问题。
午餐难题之一:时间
直到今天,我再次审视起“午餐”二字,才发现在移民之前的三十多年里,午餐应该是两个概念——“午饭”和“午休”。
要说我“午餐”最“舒适”的年代,无疑是大学毕业后在军队医院的那些年。
首先说“午饭”。
每天中午我到那个规模不大但是种类繁多丰俭由人的食堂里都发愁“吃什么”——因为我爱吃和想吃的实在太多了!甚至于每天不到午饭时间就开始经历着“中午怎么吃”这种幸福的烦恼。
再说说“午休”。
那时候我每天吃完了饭回到宿舍或家里,可不是一般地、简单地休息一下,那可真是“正儿八经”地休息——把自己脱成晚上睡觉的地步,然后拉开被子钻进被窝呼呼大睡!遇到不怎么忙或者领导不在的日子,经常是“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后来,随着离开军队之后的生活变动,“午餐”(尤其是“午休”)没有以前那么舒服了,从过去的“脱衣服钻被窝”简化为“躺在沙发上睡一会儿”、“靠在椅子上睡一会儿”、“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等等在当时觉得“很苦”的方式。
而随着方式的简化,我对“午休”的要求也从“一觉醒来天都黑了”逐渐降低到“二十分钟打个盹儿就很舒服了。”
结果在移民之后上了班接触到“午餐”问题——彻底完蛋!
因为一共只有半个小时!
也许我应该羡慕那些时间十分自由的职业,但是对于这里绝大部分固定场所八小时工作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午餐也就是半个小时。
这半个小时包括什么:热饭(微波炉)、吃饭、收拾(收拾桌面、刷碗、处理垃圾等等)。
我虽然是个吃饭极快的人,但是半个小时做完上述这些也觉得很吃力。
照例,最惨烈的不是“半个小时做完这一切”,而是——半个小时做完这一切之后,不是就可以没事儿了,而是——重新开始工作!
每次紧紧张张地在半个小时做完这一切、然后在“终于按时做完了这一切”的紧张之后,又要马上去工作,我就会痛苦地问自己——“忙活半天这是图个啥?”
说实话,就这样原本应该是“休息”的午餐变成了这幅样子,我要说这经常让我质疑人生我觉得一点儿都不过分。
怎么样,开始感到一点儿“绝望”的味道了吧?!
我经常问我周围的同事和熟人——“这里午餐时间为什么不能改成一个小时呢?”
结果所有人都拿遇到外星人的眼神看着我说——“那就要晚回家半个小时,那怎么可以?!”
我很快想到了问题所在——“那样大家就要晚下班半个小时!
他们的反应之夸张,让我感觉他们的下班时间神圣不可侵犯——这也确实与所有同事(我亲历的两家公司)每天都争分夺秒地下班打卡然后象“逃跑”一样瞬间消失的景象十分吻合。
这就引起了我在文章开头的那个困惑和不解——难道大家每天都能早回家的半个小时有那么重要、那么精彩吗?
午餐困难之二:食物
这个问题简单到一句话就可以说清——
每天中午我们在午餐室用微波炉加热的午餐,按照我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剩饭。每天早晨做好、或者是头天晚上做好的剩饭。
当然,有一些同事的午餐是面包、零食、点心这些不用加热的,或者是披萨、汉堡、三明治这种不存在新鲜与否问题、也可以在微波炉里加热的食物。
午餐困难之三:氛围
我第一份工作的午餐氛围当时并不觉得很好,但是现在想起来简直可以说“十分优越”——因为需要每个部门和岗位都“至少”保持有一个人,所以大家都“错开”吃饭时间。
而我喜欢一个人吃饭,所以经常会在下午一两点(最不忙的时候)自己到午餐室吃饭。
第二份工作可就惨了,每次同时吃饭的有三十多号人(所有人分成两批)。
我来“逐级”地让大家感受一下——
说实话,我们的午餐室如果拍照片的话会让人觉得环境很好,可是如果百分之七八十的座位都坐满了人,(至少在我眼里)就感觉有些“急人”了。
如果这些人穿得都还是工厂车间里干活那种带着各种油污的工作服呢?
如果这些人要和你一起在这个稍微有些“满满当当”的屋子里完成热饭(微波炉)、吃饭、收拾等等一系列活动呢?别忘了,只有半个小时。
别忘了,刚才我提到的主流午餐——“剩饭”,都是要加热的,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各国各种口味”的剩饭“集体”加热完之后的气味……
什么?出去吃?
虽然第二份工作的同事们很多都是(上班一族中的)收入挺不错的人群,但是出去吃是不现实的。
首先,只有半个小时。
其次,这里和伟大的祖国不同,大街上只会有树林草地住宅工厂写字楼,但是连卖东西的都是只有在个别区域才有的,更不要说饭馆了。
再次,不经济啊(说来话长)。
午餐的困难之四:餐后
由于篇幅所限,而午餐的痛苦又实在是让人“罄竹难书”,所以我就把另外一些其实“并不简单”的困难归结为“其他”吧!
这其中足可以写一本“日志”的痛苦是——吃完饭之后,去干活。
由于前文所述的生活习惯,我吃完饭之后是最困最不想动的时候,可惜我这两份工作都是“体力型”工作,别说躺了,连坐都是不可能的——甚至很多时候,连“站”这个姿势都是“最舒服的”。
相比之下,看着那些姿势可能更加复杂的焊工经常在吃完饭之后就要摸爬滚打、趴躺跪坐(在地上),我实在是很佩服他们。
五、屈服 & 放弃
综上所述,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完全可以深深地理解了两位已经回流的老兄的话——“我直到回流,都一直没办法接受午餐的方式。绝对是我最不习惯的事情之一!”
如今,我早已放弃了午餐,只是改在下午两点半茶歇的时候吃一些不用加热的面包加酱或者饼夹煎蛋这样的简餐。而在午餐时间我就是看看手机或者坐在靠背椅上“眯瞪”一会儿。
没办法,我只能用这种妥协的方式最终“摆平”了这个移民届的超级难题!